测试用例与执行记录:
是否有详细的测试用例列表,用例设计是否涵-盖了主要功能、界面布局、交互操作等。
对于未通过的-用例,是否提供了必要的证据,如:
缺陷截图/屏幕录像:清晰展示问题现象。
日志文件:记录错误发生时的系统日志。
复现步骤:详细-描述如何一步步重现该问题。
缺陷报告的质量:
缺陷描述:是否清晰、准确,便于开发人员理解和修复。
缺陷分级:是否对发现的兼容性问题进行了严重-等级划分(如:致命、严重、一般、提示)。需重点关注致命和严重级别的缺陷。
缺陷处理:是否记录了缺陷的修复验证情况。对于验收而言,通常要求所有致命和严重缺陷必须修复并验证通过。
结论的明确性:
结论必须清晰明了,例如:“……在本次测试所覆盖的环境下,所检项目符合/不符合XX标准的要求……”。
结论必须与前面的测试结果数据有严格的逻辑支撑,不能含糊其辞。
风险分析-建议:
一份优秀的报告不仅会-给出结论,还会对遗留的轻微问题或潜在风险进行分析-。
例如,报告应指出:在某个特定浏览器版本下存在的非阻塞性界面错位问题,是否会影响用户体验,以及给出的改进建议是什么。这能帮助甲方更好地评估上线风险。
文章标签: 软件项目验收 校园软件项目验收标准 软件项目验收测试 第三方软件测试报告 兼容性测试 App兼容性测试 Web兼容性测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