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质量专栏 > 如何在Linux环境中使用软件测试工具LoadRunner性能测试工具?
如何在Linux环境中使用软件测试工具LoadRunner性能测试工具?
2025-11-18 作者cwb 浏览次数34

在Linux环境中使用LoadRunner进行性能测试,主要涉及在负载发生器(Load Generator) 上部署和配置。


Linux版LoadRunner主要组件解析

在Linux上,LoadRunner的主要是负载发生器,它负责接收来自Windows Controller的指令,执行测试脚本,生成真实负载。

负载发生器 (Load Generator):主要工作组件,负责执行测试脚本,模拟用户行为对被测系统施加压力。

代理进程 (Agent Process):运行在Linux上的守护进程(如m_agent_daemon),负责和Windows Controller通信并管理负载生成。


Linux负载机安装和配置


1. 系统和环境准备

依赖库安装:保证系统已安装必要的32位和64位运行库。一个常见的依赖是libstdc++.so.5。在基于YUM的系统(如CentOS、RHEL)上,可以尝试使用以下命令安装:

bash

yum install compat-libstdc++-33


创建专用用户:建议为非root用户运行LoadRunner进程,这有助于提高安全性并避免潜在冲突。如:

bash

useradd -s /bin/csh loadrunner # 某些资料建议使用csh


2. 安装步骤

获取安装包:从Micro Focus官网下载Linux版的Load Generator安装文件(通常是ISO或压缩包形式)。


解压和安装:

将安装文件上传至Linux服务器。

解压文件(如是压缩包)或挂载ISO文件。

进入解压后的目录,通过终端执行安装脚本(通常是 installer.sh)。

按照安装向导的提示完成安装,通常会安装到 /opt/HP/HP_LoadGenerator 目录。


3. 环境变量配置

这是重要一步,保证LoadRunner的命令和库能被正确找到。

需要将LoadRunner的bin目录添加到系统的PATH环境变量中,并设置LD_LIBRARY_PATH等库路径。

通常通过修改用户家目录下的shell配置文件(如.bashrc用于Bash,.cshrc用于C Shell)来实现。


一个典型的配置示例(可添加到 ~/.bashrc 文件中):


bash

export PRODUCT_DIR=/opt/HP/HP_LoadGenerator

export M_LROOT=$PRODUCT_DIR

export LD_LIBRARY_PATH=${M_LROOT}/bin:$LD_LIBRARY_PATH

export PATH=${M_LROOT}/bin:$PATH

保存后,执行 source ~/.bashrc 使配置立即生效。

4. 验证安装

配置好环境变量后,强烈建议进行安装验证。

进入LoadRunner的bin目录(如/opt/HP/HP_LoadGenerator/bin)。

执行验证命令:./verify_generator。

如果输出中显示一系列"OK",并且没有致命的"Failed"信息,则表明安装基本成功。有时关于$M_LROOT的验证失败警告可以忽略,但需保证其他关键项通过。


5. 启动负载代理

在LoadRunner的bin目录下,运行启动命令:


bash

./m_daemon_setup start


此命令会启动必要的守护进程,等待来自Controller的连接。


防火墙配置:保证Linux服务器的54345端口对Windows Controller主机开放,因为LoadRunner Agent默认使用此端口进行通信。可根据需要开放端口或临时关闭防火墙进行测试。


连接Windows Controller

在Windows的LoadRunner Controller中,通过 Load Generators 管理界面添加Linux负载机。

输入Linux服务器的主机名或IP地址。

平台类型选择 Unix。

点击Connect进行连接。如果一切正常,状态会变为Ready,表明连接成功。


监控Linux系统资源

为了在压测过程中监控Linux服务器的资源使用情况(如CPU、内存、磁盘I/O),需要在Linux系统上安装并配置rstatd服务(或其替代品)。


安装和配置rstatd

检查是否已安装:执行rpcinfo -p 命令,查看是否有rstatd服务在运行。

安装rstatd:如果未安装,您可能需要通过源码编译或从软件仓库安装。

解压源码包后,典型的安装步骤是:


bash

./configure

make

make install


启动服务:安装后,需要保证rstatd服务随系统启动。通常需要重启portmap或rpcbind服务,然后启动rstatd。

验证服务:再次使用rpcinfo -p命令,确认rstatd服务已正确注册并监听。


在Controller中添加监控

在Controller的"运行"视图中,右键点击监控器区域,选择添加度量。


选择已连接的Linux负载机。

在资源度量面板中,点击添加,然后您就可以选择需要监控的计数器,如CPU利用率、内存使用、磁盘I/O和网络流量等。


使用流程和注意事项

脚本开发和调试:在Windows端的VuGen中开发调试脚本,保证其逻辑正确。

场景设计和负载分配:在Windows Controller中设计场景,将一部分或全部虚拟用户分配给Linux负载机执行。

执行和监控:启动场景,实时观察事务响应时间、吞吐量以及Linux服务器的资源利用率,判断是否存在瓶颈。

结果分析:场景结束后,使用Analysis工具分析来自Windows和Linux负载机的综合结果。

文章标签: 软件测试 测试工具 性能测试 软件应用性能测试 应用性能测试 接口性能测试 软件性能测试 软件测试用例
咨询软件测试